如何评价德赛电池强迫劳动这件事情?
- 2024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禁界 - 1092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汉风烈烈 - 97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珂冇 - 928 个点赞 👍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进厂,是穿不上厂服的孔乙已。
还是另有原因,其实无论是上面,还是下面,大家其实心里都明明白白。
不愿意干,是人的问题,干不了,是社会的问题。
媒体自然不能让舆论倒向干不了。
工地打灰辛苦归辛苦,那起码也是个人,那些以为工地多苦多累的土木生,一到厂里打螺丝,干不了几个月就得跑路。
除了仅有几个厂,其他哪一个厂工资不是拿命加班换来的?
你会说,那我也996啊,你几个钱,别人几个钱?
你可以上厕所拉个半个小时,午睡醒了再去买杯咖啡磨蹭半个小时,偷偷刷会知乎又是一个小时。
12个小时高强度打螺丝,就休息吃个午饭、晚饭,一线城市到手甚至不到一万。
同样996,一个可能是困难难度,另外一个是地狱模式。
就好比码农,再苦再累,没有因为工作强度连续跳楼的吧?
当年2010年份,就仅一年的时间深圳富士康13连跳。
长期打螺丝不仅是生理,更是会导致心理上严重的疾病。
当年事情爆发以后,由部长级别带队入驻,最后也只能是冷处理了。
你指责富士康待遇差,不人性,但比富士康待遇差,不人性的厂比比皆是。
15年过去了,深圳富士康的基本工资也从1200提到了2400,综合工资也从2700跑到了6000。
看似翻倍,实际上连深圳房租涨价幅度都跑不赢。
也就是说,10年到现在25年,进厂的待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是走了下坡路。
而且当时富士康还缺人工,现在富士康普工甚至都有入厂门槛。
像这个17岁的孩子,说不好都进不了富士康。
而差一点的厂,甚至要面临劳务中介这种第三方的敲诈。
惠州那边哪一年当街不得挂掉一两个中介?
见过上三个月班,最后到手不到一个月工资吗?
究竟是干不了,还是不愿意干,其实没有人在辩经。
事实就摆在这里,只是有些人不愿意承认20年的发展,最终做成的蛋糕,并没有让大部分人吃上。
发布于 2025-03-11 14:44・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等待下一个180天 - 748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飞天小女警 - 56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濒危野生废物 - 560 个点赞 👍
我立个帖子在这里,以后八小时工作制度成为常态后,一定会有一群人喊这是大老爷们的功劳,老爷们可怜民众工作太辛苦。洋人都是坏的,比如欧盟制定的超过八小时工作制限制贸易。
发布于 2025-03-11 16:12・IP 属地四川查看全文>>
爱吃糖的小公主 - 471 个点赞 👍
更离谱的是,事后打电话给曝光人然后进行变相的开户威胁。法律什么的在这些王八蛋眼里被视若无物。最近这些年,有些王八蛋企业一方面喊用工荒,一方面又对劳动者进行着血汗工厂式的剥削。黑色笑话式据说还是个国企。。。。。。
发布于 2025-03-11 09:31・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英垂斯挺 - 396 个点赞 👍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咱大清那会,洋人在国内传教,开始呢按照欧洲的老路子先在贵族之间宣传,满洲贵族人家信的是萨满教和黄教,后来入关了,把孔孟那一套捡起来搞融合了。这个时候上帝来了他不好使啊。直到清末这帮人转过味来了。在底层百姓间传播,开始百姓也不信这个,但是这个时候教会承担的基层管理工作,还特别好使。因为百姓加入教会的原因之一就是能告洋状。当时的地方豪绅,泼皮无赖和官府勾结,去打官司基本没有公平可言,洋人在这个时候的作用体现出来了,替老百姓打官司主持公道。基于这个基础上基督教在广大百姓间迅速传播。100多年过去了,告洋状这个手艺没丢啊,别小看告洋状这个手艺啊。
平时我看DY用户天天遥遥领先,一出这事,人家DY用户定位可精准了,一没像当地劳动监察举报,二没去遥遥领先哪里哭坟。 先向欧盟人权组织和NGO写举报信,平时都笑人家DY用户学历低,人家那举报信写的那可有水平了。然后平时一口一个阴间滤镜的BBC也和蔼可亲起来,一口一个贵刊,连苹果供应链部门都能找到举报链接。 真不像B乎用户现在还隔着嘴炮。
发布于 2025-03-11 08:59・IP 属地宁夏查看全文>>
花夕 - 367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A型人格 - 351 个点赞 👍
令人感慨。
平时最热衷于批判资本家的粉皮劳保,一遇到这种x企,就消失不见了。
这也不奇怪,毕竟劳保对标的生态位,至少是x企里坐办公室的技术岗或者职能岗。
这种流水线打螺丝的外包派遣员工,和坐在办公室里披佐皮的劳保,就不是一个阶层的。
发布于 2025-03-12 10:3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大汉魏王曹孟德 - 325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火钳刘明 - 261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图书馆 - 109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携密 - 42 个点赞 👍
看了半天评论张口就是"你以为欧盟是大善人吗"或者"苹果不知道他们压榨吗",就是想说举报没用,但是我告诉你举报是切切实实有用的,因为世界规则有明暗两套
欧盟并不在乎中国普通人工作时长没错,苹果心里也知道中国代工厂真实加班时间和低工资,但是,这些东西对于欧盟和苹果而言只能是在暗面的,不能放在明面上的,就像表面上说我们是xxxx已经没有了阶级没有了资本家和剥削,实际上呢?但是你就是不能公开说有,这件事也一样,按照他们的明面上的规则,如果欧盟苹果检查时国内工厂做两套表瞒过去了他们也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现在直接放到台面了他们就无法装傻了,必须得走流程发声监管有所动作,一有动作这边的工厂也得跟着动,竞争对手也会看乐子帮忙监督带节奏,也就是说,只要欧盟苹果为这件事动了,国内工厂必须发声给个结果!而不是像现在装死冷处理,那么怎么让他们动呢,普通人最容易做的就是举报信和抵制,你不管我就抵制你们的血汗产品
当然那些说写信没用的肯定也是别有用心的,毕竟某些人只爱上面那些人从不在意底层人的死活,宏大叙事入脑张口闭口下大棋
发布于 2025-03-12 03:44・IP 属地湖北查看全文>>
Thrumbo - 41 个点赞 👍
我就想问一下,有些什么公检法内部的东西,开口就是说大家要拿起法律武器,依法维权。
我就想问一下你们这些东西,中国的《劳动法》是摆设吗?
我就想问一下,劳动局的东西们,你们不仅不维护劳动者的权益,还为虎作伥,你们是什么东西生的?
发布于 2025-03-12 10:15・IP 属地湖南查看全文>>
快乐的爸爸 - 30 个点赞 👍
现在你知道那些叫嚷“是工人自己要加班要996”的是什么乐色玩意了吧,各种不断升级日拱一卒的阴谋诡计,劳动强度 --> lim逼近人体极限
厉害,实在是厉害, 拒绝加班居然会扣工资,以前也不过是逼迫辞职而已。——明白 各种自媒体、媒体上 “工人需要996” 的话术 了吧,各种诈骗,胁迫,PUA
强迫劳动这个词,由于某些原因,本来早就令人 PSTD,没想到在这一瞬间 一下子就鲜活生动了,面目可憎令人发指超过共济会那些妖孽。
果不其然,现在很多大棋党都躲起来甚至辱骂是小作文,没错就是这些 最喜欢污蔑老百姓是愚蠢的民粹的人 ,
而真正的工人:
编辑于 2025-03-11 22:30・IP 属地陕西查看全文>>
奇点隐士 - 2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dddd - 20 个点赞 👍
工厂基本都存在强迫劳动,因为流水线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少一个两个还有人顶,如果很多人都不加班,那这条线就无法正常运转。
说白了,就是不能随便下早班。
德赛这种情况,比较罕见,不但不讲道理,而且还很愚蠢。
大部分的工厂领导,是这么对付工人的:
不加班?行啊,以后都别加班了,五天八小时,两千多,干不干?不干就混蛋。
编辑于 2025-03-11 22:4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大鱼 - 20 个点赞 👍
你好,很多人洋洋得意于用同胞的血汗把洋人的工厂卷死,卷倒闭。
还有一些耗材跟着这群“资本家”共情,似乎把洋人卷死了,自己就能过上人上人的生活。宁德时代全球第一了,里边的工人过上八小时工作制,双休,月薪上万的生活了吗?
国企在各地占据国有资产,享受最优惠的政策,垄断各个支柱产业,就应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德赛集团可是国企,不更应该做好领头作用,优待国人吗?
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在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中肩负着重大责任:
政治责任 :国有企业必须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国家安全和政治稳定,增强国家凝聚力。它们在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并且需要根据国家战略来确定自身的定位和作用。
经济责任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需要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实现盈利和可持续发展。它们应当注重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社会责任 :国有企业是中国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它们需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实现员工价值、企业利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效应最大化。但是他们与许多民企一样,自豪于把别人卷得无路可走,乐此不疲让自己的工人耗尽心血,也要跟洋人同归于尽。
他们好像不明白工人阶级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
洋工厂卷倒闭了,洋人买不起我们的产品了,但是我们自己的工人更买不起。
以下视频出自中国日报,侵权删。
02:06编辑于 2025-03-12 03:29・IP 属地美国查看全文>>
精神卫生科常主任 - 19 个点赞 👍
为什么时间这样重要的度量,非要和西方的一致?
我提议启用中国特色小时,一个中国小时等于两个西方小时。然后落实好八小时工作制。又有里子又有面子,岂不美哉?
编辑于 2025-03-12 10:25・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红星闪闪照东方 - 16 个点赞 👍
建筑工人只干日结,压一个月都不干,但凡有压着,老板就会变相克扣或者跑路。
衙门不管事,老板不当人。用工需求在那儿摆着,就业需求也在那儿摆着。工厂可能也会演变成日结。
或者,
天降猛男。
出来一个天才,搞了一个平台。有一个平台,就有其他资本也开平台,最终卷成只剩3家。
这平台是干什么的呢?
劳务平台,专注日结,每天的劳动力就像商品一样。
工厂和卖家一样。一言不合就被扣保证金。
态度不好,辱骂员工,扣500打给员工。就和卖家辱骂客人一样是扣500。
日结工资到账的慢了,先扣5块,事后你工厂再慢慢申诉。和发货时效一样,发货慢了就先扣5块。
出现劳动纠纷了,先从工厂押金里扣,很不讲理的给劳动者支付工资,就和现在仅退款一样。
甚至员工今天刚打上卡 就先拿到今天工资。就和抖音一样 退货刚揽收就收到退款。
被迫加班半小时一小时之类的纠纷要平台上申请,然后有个客服介入,客服总是倾向直接打款加班费给劳动者。和现在电商纠纷一样。
工厂是接触不到劳动者的信息的,劳动者的实名制由劳务平台那儿掌管,工厂连身份证的边都摸不到。就像消费者的实名认证是对着电商平台,卖家看不到消费者的全名,甚至电话都是虚拟号码。
这种情况必须三劳务平台互卷才会出现。
所有人都很默认的找工厂类工作,上这三家劳务平台和消费者逛淘宝、抖音、拼多多一样。
所有工厂直招是招不到人的,只能上这三家劳务平台各开一家店,交上押金,然后用人。和卖家开店一样。
,
,
消费者维权其实和劳动法一样。在咱们这是失能的。
是电商平台代替了工商局和12315的职能。所以大多数消费者感觉不到 维权难的基本事实。
电商平台是把维权给倒置了。钱先打给了消费者,卖家想维权 卖家自己去投诉或者起诉,随便他去哪儿,反正很难。正常情况是消费者维权很难。平台把这事儿给倒置了。
劳动市场也需要一个劳务平台来搞一搞,一言不合,把钱打给劳动者工厂想把钱要回来,随便他去哪儿投诉或者起诉,反正很难。
编辑于 2025-03-12 09:16・IP 属地江苏查看全文>>
下头 - 12 个点赞 👍
有人批评说,不能找欧盟告状,前几天才对账,现在告状人家不了我们,这个是错误的,当然可以,打蛇打七寸有什么错误的呢!
欧盟一定会搞事的,他们现在要和我们在工业领域进行产业竞争,急需抹掉我们的工业优势,其中就包括低人力成本,这个事情丢过去,等于睡觉递枕头,他们一定会接!
对于我们而言,内需已经是支持国内经济发展的大头了,但是过低的工资,超时的劳动时间和超长的劳动强度却对于不仅仅作为生产者,同时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极为不友好,不挑几个典型出来斗争,我们的生活环境怎么可能改善呢?
我讲讲例子,富土康当年可是十几连跳才提高了劳动待遇,最开始的时候,产线甚至连个凳子都没有,工人一天要站十多个小时上班!
今天时代变了,我们不能用工人连跳来祈求关注了,我们要用能用的一个手段解决我们的困境,当然包括利用那些血汗工厂的软肋来获得我们应得的权利!
大家会说,这个厂子倒了很多人都会失业,这个逻辑是错误的,工作岗位存在不是因为有工厂,是因为有需求,因为有人不想出门吃饭也不想做饭才会有外卖,因为有人需要不见面沟通才会有电话,在电话之前还有过狼烟,旗语,电报,岗位存在是因为作为消费者的我们有需求,我们的需求才是驱动生产的根本原因,我们忘了我们所具有的力量,才会感到害怕。
所以,想去欧盟举报完全没问题,不要担心,无产者的天不会塌,资本家才会天天告诉你,没有企业你就没有工作,好像他才是你的拯救者,大家不要被这种倒果为因欺骗了
发布于 2025-03-12 00:54・IP 属地上海查看全文>>
Spiens - 12 个点赞 👍
总有人想着找洋大人告状,思路没问题,没错,但是也得找对人,找苹果?这有什么用,自己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帮忙压低成本,人巴不得如此,屁股决定脑袋,不能高估资本家的底线,要找对人,并且作为弱势方,想要胜利就要挑动强势方的矛盾以及让某一强势方看到有利可图,这样我们作为弱势一方才能,从中获利。所以目前这个局势,哪一方可以通过该事件获利呢?
欧盟理事会
欧盟委员会
欧洲议会
欧洲经济和社会委员会
欧洲劳工局
欧洲工会联合会
欧盟刚准备全面落地EU-FLPR和CSDDD,我们就给一个极好的靶子,那么只要举报邮件足够,那群无能官僚,在瞎眼也会看到,并且利用上
以下内容是正文,该发给谁,邮箱已经给出,内容给了对方哪些弹药,自行翻译。
Urgent Submission: Systemic Violations of EU Labour Rights Regulations in Desay Battery Huizhou Factory
---
Executive Summary
Desay Battery Huizhou Factory ("the Factory"), a core supplier to Apple and Huawei, is suspected of systematically violating the EU Market Prohibition Regulation on Forced Labour (Regulation (EU) 2024/3015) and international labour standards. This report exposes:
1. Apple and Huawei's regulatory failures: Despite public commitments to ethical sourcing, both brands' supply chain oversight mechanisms failed to detect and address the Factory's violations.
2. Supply chain joint liability: Under Article 5 of the Regulation, Apple and Huawei must bear equ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Factory's misconduct and face proportional penalties.
---
I. Core Violations Against EU Labour Rights Regulations
A. Direct Evidence of Forced Labour
1. Excessive Working Hours
- Statistical Data: 87% of employees recorded >300 monthly working hours (EU legal limit: 176 hours) during January-March 2024 (see Annex 1).
- Systematic Avoidance of Supervision:
- Mandatory "voluntary overtime" without clocking in (12-hour shifts + unofficial overtime daily).
- Sunday overtime compensated at 50 CNY/day in cash (legal requirement: 200% of regular pay).
2. Coercive Management Practices
- Threats to Employees:
- A worker received a verified threat: *"Repost the video and we'll expose your child's school"* (telephonic recording, Annex 2).
- Management decreed: *"Leakers will be terminated without bonus payments"* (meeting transcript, Annex 3).
- Health Crisis:
- A 17-year-old intern suffered acute kidney failure after 28 consecutive working days (medical certificate, Annex 4).
3. Child Labour Risks
- Identity Verification Breaches:
- Labor dispatch agency (Huizhou Zhonghe) hired a 15-year-old using forged ID (case documentation, Annex 5).
- Only 27% of dispatched workers had social security coverage in 2023 (avoiding age verification).
---
II. Applicability of EU Regulations
A. Legal Basis for Joint Liability
1. Article 5 of Regulation (EU) 2024/3015:
- Brands supplying components from forced labour facilities shall bear joint and several liability for violations.
- Apple and Huawei's products containing Factory-manufactured batteries risk EU market exclusion.
2. Penalty Mechanisms:
- Default fines: Up to 2× product value for the Factory and its suppliers.
- Targeted Measures:
- Freezing of Apple/Huawei's EU market accounts pending compliance audits.
---
III. Evidence of Apple and Huawei's Regulatory Failures
A. Apple's Supply Chain Governance Deficiencies
1. Policy-Practice Discrepancy:
- CEO Tim Cook's public pledge on "fair supply chains" contrasts with the Factory's ongoing violations.
- Apple's 2024 ESG report awarded the Factory 0/5 for "working hour compliance" without corrective action.
2. Inadequate Audits:
- FLA inspections limited to final assembly stages, excluding primary suppliers like Desay Battery.
B. Huawei's Management Failures
1. Policy Non-Compliance:
- Despite explicit bans on forced labour in Huawei's Supplier Code, the Factory's 60% labor dispatch ratio (vs. Huawei's 10% threshold) persisted.
- Huawei's 2023 audit flagged "deteriorating labour metrics" but lacked public follow-up.
2. Economic Dependence:
- The Factory contributed 18% of Huawei's 2023 battery procurement (¥XX billion), creating conflicts of interest.
---
IV. Local Regulatory Complicity
A. Historical Non-Enforcement
- 2011 Case: The Factory compelled employees to sign "voluntary overtime waivers"; Huizhou HRB only issued rectification orders.
- 2024 Case: Complaints filed on March 10 remain unacknowledged by authorities (postal proof, Annex 6).
B. State-Owned Enterprise Privileges
- The Factory is wholly owned by Huizhou Innovation Investment Co., Ltd. (100% state-funded).
- Contributed 3.2% of Huizhou's industrial tax revenue in 2023, influencing regulatory leniency.
---
V. Action Recommendations
A. Immediate Measures for Apple and Huawei
1. Product Recalls:
- Disclose distribution networks of Factory-supplied components within 48 hours.
- Initiate voluntary recalls for affected products in the EU market.
2. Financial Penalties:
- Pay fines equivalent to 1% of 2023 procurement values (total ~€230 million).
- Suspend EU marketing campaigns until supply chain audits are completed.
B. Systemic Reforms
1. ESG Rating Overhaul:
- Weight "forced labour risk" at 30% in EU procurement evaluations.
- Require annual "Human Rights Impact Assessments" from Apple/Huawei.
2. Multinational Labour Protection Fund:
- Deduct 0.5% of annual revenue for compensation and union development.
- Fund administered by the EESC with penalty revenues.
---
Evidence Annexes
1. Employee attendance records (2024 Jan-Mar)
2. Threat verification materials (call recordings, notarized documents)
3. Medical certificates and workplace injury reports
4. Huawei procurement data and audit reports
5. Government correspondence and tax contribution records
Submitted by:
Date: 11 March 2025
发布于 2025-03-12 04:02・IP 属地尼日利亚查看全文>>
King - 11 个点赞 👍
知道以前新闻记者怎么称呼改革后的工厂吗?《血汗工厂》!!!
血汗工厂大都存在于廉价劳动力工厂,工厂工作条件恶劣、工人收入低,只有严厉苛刻的管理制度。
而中国人思维方式,总喜欢跟风。用领导的思维方式为准则,领导说这件事简单的很,一百块就可以搞定了。
而自作聪明的中国人,马上开口
“我八十块就可以了”
“我五十就可以了”
“我管顿饭就行”
有些聪明人甚至
“我贷款做,只要领导能以后照顾点就行”
你自己是做事的人,总跟着不事生产的领导思维做事!!!总喜欢把事情吹嘘,简单的很!!!你不做,有的是人做!!!好像不做这件事,就亏本了老婆跟人跑了!!!
领导吹嘘事情简单,是因为,它不用做事!!!还能减少开支成本!!!
而你是做事的那个人,还跟着领导吹嘘。只能害了你自己,因为事情需要你去做!!!劳动报酬还是自己降低的!!!只能显得你自己更廉价!!!
这就是为何劳动力廉价的原因,以己度人。思维逻辑决定了。而中国人从不讲逻辑。。。
还有些聪明人,说是因为人口多的问题!!!
知道中国每年出口多少物资吗???
中国每年进出口货物量占比世界三分之一以上!!!这些货物是谁制造的???是谁在劳动???
让人家光干活,不给钱???你佛教的???
编辑于 2025-03-12 07:12・IP 属地江西查看全文>>
潇洒永不过期 - 10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提刑按察司海大人 - 10 个点赞 👍
终于理解了它们口中所谓的“主义”到底是什么东西。
苹果如果真能及时跟这种行业毒瘤做切割,我会在听说到相关信息之后买今年的苹果17。
今年三十五,手机只用过三星,魅族和苹果。如果苹果真的在这件事有所作为,我将在四十五岁之前只用苹果手机。
发布于 2025-03-12 01:03・IP 属地广东查看全文>>
白白 - 8 个点赞 👍
我爸在十八线小县城的工厂早757我都觉得很不人性了,但起码我爸厂里加班真给钱,虽然不多,老员工每天加班一个月工资也能过万了,不加班一个月也有7000了,当然只是老员工。这德赛电池好歹也有点名气,咋就这么不把工人当人呢,钱也给的不多啊,事多钱少还一股子牛劲。唉,最终可怜的还是我们这些普通工人,出了这事估计以后也不能在厂里随意拿手机拍照录视频了,逮到估计又是扣钱。
发布于 2025-03-11 22:52・IP 属地安徽查看全文>>
小光 - 8 个点赞 👍
一个公民,老实本分的劳动者,遭受了违反劳动法的待遇,然后不敢明说违反劳动法,也不敢去相关部门维权,而是开了个直播,最后还被对方威胁了,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违反劳动法的事,又是一个无法通过正规途径维护自己权利的事,又是一个你法我笑的故事。
发布于 2025-03-12 09:18・IP 属地内蒙古查看全文>>
看娃老爹 - 6 个点赞 👍
查看全文>>
vent